張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
              索引號
              620700004/2021-00201
              文號
              張政辦發〔2021〕42號
              關鍵詞
              發布機構
              市政府辦
              公開形式
              主動公開
              責任部門
              市稅務局
              生成日期
              2021-09-09 15:46:58
              是否有效

              張政辦發〔2021〕42號


              張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及省屬駐張各單位:

              為切實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保障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財政資金引導帶動社會資本投入作用,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發展內在動力,根據《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甘政辦發〔2021〕14號),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落實落細稅費優惠政策

              (一)減輕市場主體負擔。持續推進落實深化增值稅改革相關政策以及其他稅收優惠政策。對納稅人繳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按規定程序定期給予減免。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交通運輸、餐飲、住宿和旅游四大類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對企業從縣級以上財政部門及其他部門獲得的各類財政性資金且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不予征稅,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自2021年4月1日起,繼續貫徹落實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15萬元以下(含本數)免征增值稅,按照50%稅額幅度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責任單位:市稅務局、市財政局)

              (二)按規定免征個人所得稅。落實引進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對國家統一規定發放的補貼、津貼免征個人所得稅。對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取得的符合相關政策的補助免征個人所得稅。對市政府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免征個人所得稅。(責任單位:市稅務局、市人社局、市財政局)

              (三)提升企業辦稅便利程度。充分利用電子稅務局、手機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移動辦稅渠道,推進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分稅種的集成申報。大力推行“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不動產辦稅實現“一窗辦”“網上辦”。繼續推行“不來即享”“項目管家”等納稅服務措施,對重點企業實行“一企一策”服務措施,繼續深化“銀稅互動”,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責任單位:市稅務局、張掖銀保監分局、市財政局)

              (四)嚴格執行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各級各部門的收費項目,一律以《張掖市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張掖市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為準,其具體征收范圍、征收標準及資金管理方式等,應按照上述清單中注明的文件規定執行。凡未列入上述清單或未經省政府及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批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一律不得執行。(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直有關部門,各縣區人民政府、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二、實施財稅支持政策

              (五)落實新引進企業增值稅劃分政策。貫徹落實《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調整新引進企業增值稅省與市縣劃分比例的通知》(甘政辦發202117號)精神,2021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期間縣區新引進企業繳納增值稅市級分享17%部分全留縣區,市級不再參與分享,直接增加縣級收入。縣區新引進企業實行清單制管理,由縣區財政、招商、市場監管、稅務等部門共同核定。(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招商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六)支持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貫徹落實《關于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管理體制的意見》精神,實行“核定稅收基數、超收按比例返還”的階段性財稅激勵政策, 2020—2021年,市、區兩級分享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超過基數部分,2年內50%返還經開區,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稅務局,甘州區人民政府、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三、貫徹落實財政資金獎補政策

              (七)積極支持招商引資。對新引進的在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企業總部,經權威認定的世界企業500強、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企業在張掖市設立的區域總部、分支機構,在我市實繳注冊資本不低于3000萬元人民幣,正式運營一年后,形成的市級財力不低于200萬元人民幣,市政府給予一次性100萬元人民幣獎勵。鼓勵縣區在法定權限范圍內制定出臺招商引資獎補政策,統籌自有資金、新引進企業省、市返還的增值稅分享資金,支持對就業、經濟發展、技術創新貢獻大的項目,降低企業投資和運營成本。鼓勵對成功引進重大產業項目(房地產項目除外)的引進人(指企事業單位、中介機構、商協會等非考核主體和個人,公務人員除外),給予一定額度獎勵。(責任單位:市招商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稅務局,各縣區政府、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八)強化資金統籌使用。市級部門要統籌使用市級專項資金和省級產業項目獎補資金、科技計劃專項、科技創新專項、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以及數據信息發展資金,重點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創新招商引資項目和符合產業要求的招商引資重大項目。(責任單位:市招商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科技局)

              四、提供資金融資支撐

              (九)積極爭取省級產業引導基金支持。各行業主管部門要緊盯省上已經設立的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基金(包含清潔生產、節能環保、軍民融合、數據信息、先進制造、文化旅游、清潔能源、通道物流、中醫中藥、循環農業10支子基金)、生物醫藥產業創投基金、現代農業產業創投基金、新材料產業創投基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投基金、養老服務產業發展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旅游產業發展基金等投資基金,認真研究基金支持投向,積極向基金管理機構推薦上報符合條件的產業項目,支持我市重點產業項目做大做強。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決策、防范風險”的原則,管好用好我市設立的旅游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確保基金發揮效益。(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工信局、市文廣旅游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農業農村局、市民政局、市山水文體旅游集團有限公司)

              (十)健全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充分發揮市金控集團、市農投公司等部門已經成立的擔保基金作用,加大擔保力度,發揮財政資金效益。市級財政每年安排500萬元(連續3年),成立張掖肉牛育種繁育專項貸款風險補償金,支持牛產業發展。嚴格落實中央關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降費讓利相關規定,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堅持準公共定位,降低擔保服務門檻,在保本微利、可持續經營的前提下,聚焦支農支小業務,逐步將平均擔保費率降至1%以下。(責任單位:甘肅金控張掖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市現代農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市政府金融辦、市畜牧獸醫局、市財政局)

              五、強化支持保障

              (十一)堅強組織領導。各縣區各部門要不斷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在安排預算時按照區域規劃、專項規劃要求,積極落實支持政策,強化政策銜接匹配,集中投向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政府效能、加大招商引資等工作確定的重點任務、重點領域、重點項目。各縣區要結合本地實際,強化統籌,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支持。

              (十二)加強績效管理。各縣區各部門要切實加快資金支出進度,支持重點任務和項目早落地早見效。進一步加強預算績效管理,積極開展事前績效評估,研究建立分行業、分領域、分層次的績效指標體系,開展績效運行監控,優先運用績效評價結果,及時糾正偏差,充分發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十三)加強宣傳引導。各縣區各部門要積極做好有關支持政策向社會各界主動公開和同步解讀,及時回應公眾關切,讓有關支持政策更好發揮作用。

              ???????????????????????????

              ?張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9月6日


              《張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