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政辦發〔2025〕50號
張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金融支持張掖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工作方案(2025年-2026年)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市直及省屬駐張有關單位:
《金融支持張掖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工作方案(2025年-2026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張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8月1日
金融支持張掖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工作方案(2025年-2026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決策部署,扎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充分發揮金融“活水”作用,強化重點領域金融要素保障,提升經濟金融發展聯動性和適配性,助力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精準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聚焦全市“一屏三地”建設,實施金融支持張掖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2025年-2026年),進一步挖掘金融增長潛能,有效暢通市場主體融資渠道,推動綠色生態、綜合能源、現代種業、文旅產業等重點行業領域金融供給力度顯著增強,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能力不斷提升。
二、主要任務
(一)金融支持生態建設及綠色轉型專項行動
工作目標:做好金融支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重點工作,創新以生態資源、生態權益為質押的信貸產品,大力推廣“GEP質押貸”“水權貸”等創新信貸產品,綠色金融業務在金融機構業務占比明顯提升。
工作措施:大力發展綠色金融,重點支持國家“三北”工程綜合示范區、祁連山生態保護和治理、節水型社會新標桿、玉米制種“五化”基地等重大項目建設。支持民樂生態工業園區開展全省城市和產業園區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工作,做好園區企業融資服務。完善綠色低碳轉型項目融資對接長效機制,強化綠色項目庫、氣候投融資項目庫及綠色礦山建設投融資項目庫的動態更新、常態化推送,促進綠色產融高效對接。建立金融支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工作長效機制,加強信息共享和應用,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全量化數據支撐、標準化評估體系等服務。推廣“生態資產確權+綠色信貸”模式,探索生態補償收益權質押融資,推動以生態資源、資產、權益為質押的綠色信貸產品創新落地,形成更多“首創”“首單”類融資產品。優化綠色金融業務審批管理,提高貸款審批效率,支持綠色項目加快落地。創新開發碳匯價格保險、碳排放交易權保險等多樣化綠色保險產品和服務,進一步增強綠色保險專業服務能力。
責任單位:人民銀行張掖市分行、張掖金融監管分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林草局、市生態環境局,各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各縣區政府
(二)金融支持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建設專項行動
工作目標:支持清潔能源類重大項目建設,提升能源企業貸款可得性,助力全市建設國家重要綜合能源基地。
工作措施:加大對3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和6個百萬千瓦級光伏基地、抽水蓄能基地、綠氫生產及綜合利用先行示范區和綜合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建設等重大項目信貸投放力度,積極開發“風光儲一體化項目綜合險”,覆蓋設備故障、發電量波動影響等風險。提高能源企業貸款可獲得性,持續完善資金定價、風險管理相關制度,設立能源項目貸款審批“綠色通道”,有效降低項目“腳底成本”。強化政銀企溝通協調,建立能源項目庫,定期更新并做好融資對接等服務工作。
責任單位:人民銀行張掖市分行,張掖金融監管分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招商局、市能源局,國家電網張掖供電公司,各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各縣區政府
(三)金融支持培育現代種業發展高地專項行動
工作目標:制種產業主體合理融資需求實現“應貸盡貸”,專屬信貸產品更加契合產業融資需求,各年度制種產業相關貸款累計投放超過50億元。
工作措施:持續加大種業產業各類主體信貸支持力度,靈活合理確定貸款額度和期限,給予優惠貸款利率,豐富金融產品和服務,合理滿足產業主體在育種研發、種子(苗種)繁殖、精深加工、推廣銷售等環節融資需求,助力“育繁推”一體化發展。持續擴大種業保險覆蓋面,加強銀保合作,發揮保險保單增信作用,探索“保險+融資+推廣”“制種+期貨”等服務模式,開展玉米、蔬菜等主要制種作物價格指數保險,提升制種產業抵御自然災害能力,進一步加大制種產業融資擔保支持力度。定期舉辦全市制種產業政銀企融資對接活動,及時解讀產業、金融等相關政策,推介宣傳專屬信貸產品。積極做好種業企業上市、掛牌輔導工作,拓寬種業企業融資渠道。
責任單位:人民銀行張掖市分行,張掖金融監管分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各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各縣區政府
(四)金融支持打造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專項行動
工作目標:住宿餐飲、文化體育和娛樂等文旅相關行業貸款規模較上年實現同比增長,保險保障能力持續增強,景區支付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工作措施: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景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推廣以特許經營權、門票收益權等辦理質押類貸款業務,探索“旅游經營公司+景區+小微商戶”“非遺+文創”“景區+演藝”等融資模式,創新“民宿貸”“鄉旅貸”“七彩農家樂”等特色產品,加大研學、康養、農業觀光等新興旅游業態的金融支持力度。創新推廣綜合性一站式文旅保險產品,重點加強旅游意外保險、文化旅游相關企業責任保險、承運人責任保險、食品安全責任保險保障力度,實現“吃、住、行、游、購、娛”綜合旅游風險全覆蓋。加大景點商戶支付設備布放力度,提供外幣、零錢兌換等便捷支付業務,為票務線上預訂、支付一體化等服務提供金融支撐,優化提升游客體驗。
責任單位:人民銀行張掖市分行、張掖金融監管分局、市財政局、市文廣旅游局,各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各縣區政府
(五)金融支持創建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區專項行動
工作目標:各年末全市涉農貸款比重保持在50%以上,農村金融基礎設施、信用體系和支付體系進一步優化完善。
工作措施:開展“一縣一業一品”金融助力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建立重點農業產業鏈金融服務工作機制,用好支農支小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探索推廣土地經營權、林權、廠房和大型農機具等抵質押貸款業務,傾斜信貸資金支持5個百億級產業集群發展。建立并按季更新玉米制種、肉奶牛養殖和高原夏菜等產業鏈企業名錄,著力解決鏈上企業融資問題,助力建設全國現代寒旱特色農業先行基地核心區、創建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區。持續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推動農村金融機構開展“地毯式”信息采集、整村授信、創建信用村等工作。持續加大動產融資統一公示系統等融資服務平臺推廣應用,推動活體畜禽、應收賬款等抵質押物“變現”。設立鄉村振興專營部門、網點,大力推動移動支付、網上銀行等金融服務,增強農村地區金融承載力。因地制宜發展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積極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
責任單位:人民銀行張掖市分行、市農業農村局、張掖金融監管分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各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各縣區政府
(六)金融支持民營經濟專項行動
工作目標:民營企業貸款增速、占比等關鍵性指標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融資成本持續下降,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工作措施:鼓勵金融機構科學制定民營企業年度服務目標,推出“隴原普惠貸”產品體系,加大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首貸、續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款投放。對暫時遇到困難的民營經濟市場主體,綜合運用無還本續貸、展期等方式予以支持,避免簡單“停貸抽貸斷貸”。推動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發揮更大效能,做實做細申報清單和推薦清單,確保清單內小微企業“應貸盡貸、能貸快貸”。開展明示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試點工作,推動降低企業貸款成本。開展“一月一鏈”中小企業融資促進活動,發揮中征應收賬款、動產融資統一公示系統等融資服務平臺作用,支持供應鏈上民營中小微企業開展訂單、倉單等質押貸款業務。建立健全民營企業貸款盡職免責制度,解除敢貸愿貸后顧之憂。落實好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應用制度安排,依法依規健全信息歸集、共享、對接機制,有效緩解融資服務信息不對稱問題。
責任單位:人民銀行張掖市分行、張掖金融監管分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工商聯,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各縣區政府
(七)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專項行動
工作目標:全市科技型企業貸款增速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融資成本明顯降低。
工作措施:聚焦專精特新、高新技術、科技型企業和“高技術、高成長性、高附加值”企業培育成長,鼓勵金融機構配置差異化信貸資源,為科技型企業成長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護航。支持金融機構提升金融服務質效,更好滿足全市科技創新、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領域的融資需求,推動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落地。規范發展科技創新類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供應鏈金融等業務,推廣“科技人才貸”等專屬金融產品,探索依托甘肅省“創新積分”開發專項信貸產品。引導金融機構與經濟技術開發區、農業科技園區加強合作,建立科技企業融資需求名單推送機制。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提高科技型企業融資擔保比例。支持保險機構開發科技成果轉化費用損失險等險種,優化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軟件首版次質量安全保險運行機制。建立科技型企業發債融資需求儲備庫,探索開展科技創新債券發行工作。
責任單位:人民銀行張掖市分行、張掖金融監管分局、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各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各縣區政府
(八)金融提振養老和消費專項行動
工作目標:養老事業、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金融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消費貸款增速高于上年同期水平,消費金融服務便利性和覆蓋面顯著提高。
工作措施:鼓勵金融機構針對不同養老階段、不同特征群體提供差異化金融產品配置,研發符合各類人群養老需求、具有長期特征的個人養老金融產品,探索提供“醫、護、康、養、居”一體化養老金融綜合解決方案。加大金融網點適老化改造,合理保留人工柜臺,配置老年輔助設備,提供紙質存折、存單、現金等服務,推進移動支付工具適老化改造。加強老年人金融知識宣傳和消費權益保護,增強防范電信詐騙、非法集資、假幣欺詐的意識和能力,加大對涉老非法金融活動的防范打擊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加強與行業主管部門、文旅企業、電商平臺、零售企業合作,制定細分消費領域專項信貸計劃,推廣“文旅消費卡”“家裝消費貸”等特色金融產品,宣傳信用卡分期優惠、手續費減免等優惠活動,合理確定消費貸款利率,靈活延長還款期限。主動對接國家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推動住房、汽車等大宗消費更新升級。落實好房貸利率、首付比等住房信貸政策,支持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深化新能源車險改革,統籌解決“投保難、保費貴、承保虧”問題。及時向金融機構推送消費券活動計劃、重點消費企業和項目信息,打好政策“組合拳”。
責任單位:人民銀行張掖市分行、張掖金融監管分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文廣旅游局、市民政局,各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各縣區政府
(九)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專項行動
工作目標:金融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征信促融規模高于上年同期水平,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數字金融促進金融服務進一步優化升級。
工作措施:大力推廣“全國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應用,引導更多中小微企業注冊使用,推進資金流信息產品在各類授信業務場景、信用評估、風險管理等領域深度應用。著力優化銀行卡、現金使用環境,保障消費者支付選擇權,有效滿足企業、個人、外籍來華人員等群體支付服務需求。積極推廣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數字化結算支付方式,打造醫療服務、公共交通等支付結算智慧服務場景。建立與12345政務服務熱線銜接機制,暢通金融消費投訴渠道;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常態化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引導消費者“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協同構建和諧安全的金融消費環境。聚焦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化賦能,運用大數據、隱私計算等科技手段,優化金融產品和風控模型,做好智慧城市、“東數西算”等領域金融服務工作。
責任單位:人民銀行張掖市分行、張掖金融監管分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各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各縣區政府。
(十)外匯金融助企紓困專項行動
工作目標:拓寬涉外企業融資渠道,提升企業匯率風險管理能力,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占比達到20%以上。
工作措施:推動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擴圍,引導企業在數字外管平臺利用“銀企融資對接”“出口貿易融資”等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應用場景開展融資業務,為企業推薦適宜融資產品和方案。開展匯率風險中性宣傳培訓,幫助企業樹立“風險中性”理念,合理運用外匯衍生品對沖匯率風險。為企業提供“一對一”匯率風險管理咨詢和輔導,量身定制套保方案。鼓勵銀行機構降低企業外匯套保成本,推動設立匯率避險專項資金,為開展外匯套保的企業給予補貼。擴大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簡化試點企業業務辦理流程,減少單證審核要求,實現資金收付快速到賬。推廣線上外匯業務辦理,實現外匯業務線上申請、審核、備案等功能。持續拓展跨境人民幣業務“首辦戶”和“重點戶”,爭取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占同口徑本外幣跨境收付額比重明顯提升。
責任單位:人民銀行張掖市分行、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工商銀行張掖分行、農業銀行張掖分行、中國銀行張掖分行、建設銀行張掖分行,各縣區政府
三、保障措施
開展金融支持張掖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是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舉措。各單位要密切協作,強化部門協同與信息共享,定期調度、通報工作進展,及時會商重要問題,推動各項措施落細落實。各金融機構要強化內部資源配置,加快政策向基層傳導,形成政策合力。要堅持自主決策、自擔風險、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原則,提升風險防控能力。各縣區和各有關部門、金融機構要及時總結提煉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模式。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和宣傳陣地,加大政策解讀和工作成效宣傳,提振市場信心,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