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 > 政策解讀 > 市級政策解讀

              《關于防震減災救災抓實“七進” 落實“六有”提升“三個能力” 的總體實施方案》政策解讀
              索引號
              620700069/2022-00073
              文號
              關鍵詞
              發布機構
              市地震局
              公開形式
              責任部門
              生成日期
              2022-12-29 15:01:03
              是否有效

              2022年8月22日,張掖市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聯合張掖市抗震救災指揮部印發了《關于防震減災救災抓實“七進”落實“六有”提升“三個能力”的總體實施方案》,對全市防震減災救災工作作出全面部署?,F將有關政策解讀如下。

              一、《總體實施方案》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和防震減災救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地方黨委政府防震減災救災主體責任,加強防震減災救災宣傳教育工作,著力推進防震減災救災工作融合式發展,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防震減災救災工作,全面落實防震減災救災工作目標任務,不斷提升全市抵御地震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根據《甘肅省防震減災工作條例》《張掖市“十四五”防災減災救災規劃》《“十四五”張掖市防震減災規劃(2021—2025)》,結合我市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二、《總體實施方案》的總體思路是什么?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和防震減災救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以抓實防震減災“七進”為主體、落實“六有”為抓手,提升各級政府的應急處置能力、部門的協同作戰能力和群眾的自救互救能力“三個能力”為目的,全面提升防震減災救災實戰化水平,努力把地震災害風險和損失降至最低,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建設幸福美好新張掖提供堅實的地震安全保障。

              三、《總體實施方案》提出的總體要求是什么?

              (一) 抓實“七進”,夯實防災減災救災基層基礎

              緊緊圍繞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大局,始終把保證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為防震減災救災工作的著眼點、出發點和落腳點,嚴格按照“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工作方針,堅持“無震按照有震準備,小震按照大震處理”的工作理念,深入開展防震減災“七進”(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公共場所)活動,加強震害防御能力建設,為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打下堅實基礎。

              1.拓展宣傳工作途徑。大力實施“互聯網+防震減災科普”行動,全面普及防震減災科學知識,傳播防震減災科學思想,倡導防震減災科學方法,讓主動防災、科學避災、充分備災、有效減災成為人民群眾的實踐自覺。各級各部門要統籌各方力量齊抓共管,從源頭上筑牢防震減災意識,著重突出防震減災救災“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充分利用新媒體、傳統媒體等適時發布防震減災科學知識,廣泛動員基層群眾力量,扎實開展豐富多彩的防震減災“七進”宣傳教育活動,切實增強人民群眾防震減災意識和全社會防震減災綜合能力。

              2.突出時效性和覆蓋面。堅持重點宣傳和常態宣傳相結合利用“5.12”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7.28”唐山地震紀念日、科技活動周、國際減災日、法制宣傳日等重要時段,組織開展科技咨詢服務、發放科普資料、舉辦知識講座、開展避險演練等集中科普宣傳活動。建立和完善覆蓋全市的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網絡,持續推進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學校、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常態化推進防震減災科普知識“七進”活動,有效提升全民防震減災綜合素質。

              3.加強輿論引導。各級各部門要完善地震輿情應對方案,健全信息發布審核機制,做好信息發布工作,提供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可操作性的建議指導。要加強與宣傳和網絡管理部門的溝通協調,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主導權,強化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增強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發揮主流媒體作用和網絡新媒體優勢,密切跟蹤輿情信息,主動開展解疑釋惑,妥善應對處置地震謠言,維護社會穩定。

              (二)落實“六有”,筑牢防震減災救災人民防線

              各級各部門要建立健全完善防震減災救災工作機制,理順防震減災救災責任鏈條,全面加強地震應急保障能力,努力提升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和應對突發地震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做到“六有”(有組織機構、有應急預案、有實戰演練、有救援隊伍、有應急保障、有科普宣教),切實筑牢防震減災救災人民防線。

              1.健全組織機構。建立健全防震減災救災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確定專兼職工作人員,明確職責、健全制度,建立防震減災工作領導機構和抗震救災指揮機構,充分發揮其組織、協調和指導作用。

              2.備齊應急預案。各級各部門、各行業領域要結合工作職責和工作實際,制定或完善針對性、實用性、可操作性強的地震應急預案,細化應急處置操作流程,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條塊結合的地震應急預案體系。

              3.加強實戰演練。要加強引導鄉鎮(街道)、村(社區)、學校等開展應急疏散演練,應急、地震等部門要指導各縣區、各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開展本地區本單位應急預案桌面推演和實戰演練。要經常組織開展多部門全流程全要素實戰化應急處置演練,查找不足,完善流程,切實提高預案的針對性、操作性、實效性和指導性。

              4.組建救援隊伍。在強化消防、森警等政府救援力量的基礎上,加強基層救援力量建設,組建鄉鎮(街道)、村(社區)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和企業、學校、醫院、行政事業單位等行業內部救援隊伍,推動全民志愿者服務,開展志愿者招募、注冊、技能培訓,積極引導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隊伍有序參與應急救援與服務。結合應急預案開展專業訓練,努力打造一支穩定的防震減災救災專業人才隊伍,如遇突發事件能拉得出、沖得上、打的贏。

              5.強化應急保障。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能統籌布局應急物資儲備庫(點)建設,健全鄉鎮(街道)以及村(社區)避災安置場所的零星物資儲備,及時采購更新搶險救援裝備,加大救災物資設備采購儲備力度,規范救災物資調撥程序,落實物資設備應急調運措施,如遇重大地震,確保救災物資裝備第一時間運抵災區,高效有序投入搶險救援救災工作。同時,做好本轄區范圍內的大型機械和應急物資摸底統計,建立應急救援備用機械和物資信息庫,全力保障應急救援裝備供給。要充分利用現有或擬建的公園、綠地、廣場、學校操場、體育場(館)等建設應急避難場所,健全完善應急避難場所標識信息、撤離疏散路線等,形成設施齊全、功能完備的應急避難場所體系,為應急疏散提供有力保障。各級應急值守職能部門要嚴格值班值守和信息報送制度,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震后反應迅速、及時處置。全面構建布局合理的地震監測臺網體系,加強設施設備運維保障,建成預警工程張掖信息節點,在學校、醫院、商場、機場、火車站等人員密集場所安裝地震預警發布終端,努力提升地震監測預報預警能力。

              6.深化科普宣教。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優化科普宣傳工作機制,圍繞防震減災“七進”活動,組織開展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群眾廣泛參與的防震減災救災科普宣教活動,突出《防震減災法》、《甘肅省防震減災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組織開展防震減災救災知識培訓,讓公眾了解自救互救知識、掌握必要的自救避險技能、熟悉應急疏散路線、清楚風險隱患區域、有效預防和應對各類突發事件。

              (三)提升“三個能力”,全面推進防震減災救災實戰化水平

              1.加強統籌協調,提升政府的應急處置能力。各級政府要統籌協調,切實加大對防震減災救災工作的支持和引領力度,推進防震減災救災工作有序開展,充分發揮防震減災救災工作的基礎支撐作用。緊密結合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完善素質培養提升機制,開展精準化、專業化、實戰化培訓,將防震減災救災知識宣傳教育納入各級領導干部培訓計劃,全面提升領導干部面對突發事件的指揮決策、應急調度、組織協調和應急處置能力。

              2.注重協作發展,提升部門的協同作戰能力。各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明確工作職責和任務流程,加強對《張掖市地震應急全流程全要素實戰化處置方案》的學習與演練,11個專責組牽頭單位要及時完善更新相關責任人員信息,做到“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同作戰、高效聯動”,確保防震減災救災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統籌各方力量和資源,進一步深化地震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各級社會救援力量要齊心協力、積極配合,更好地服務于防震減災救災事業發展,努力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參與、社會協同”的工作格局,形成全市防震減災救災工作的強勁合力。

              3.強化技能實訓,提升群眾的自救互救能力。各級各部門要加強宣傳引導,健全完善防震減災救災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開展全方位、全覆蓋的科普宣傳活動。要加強聯動、全面動員、多措并舉開展居民應急避險、自救互救等多方面的技能演訓,通過理論授課,教具演示、現場實操教學,開展應急避險、自救互救演練等,還可以通過“小手拉大手”等活動,讓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從而帶動社區和整個社會,形成全民防災、合力減災、共同救災的濃厚氛圍,全面提升社會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和應急避險技能,增強群眾防范風險的警覺性、自救互救的硬本領和全社會防震減災救災綜合能力。

              四、下一步如何貫徹落實《總體實施方案》?

              為確?!犊傮w實施方案》取得實效,從4個方面做好貫徹落實。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部門要健全防震減災領導機構和抗震救災指揮機構,充分發揮統籌指導和綜合協調職能,制定工作職責,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防震減災救災工作,貫徹落實上級工作部署,推動督導檢查,切實發協調職能。要把防震減災救災工作擺到重要位置,主要領導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加強檢查指導,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各部門、各單位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形成聯動機制和整體合力。二是明確職責任務。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原則,明確工作職責、理清責任分工,確保防震減災救災各項工作有部署、有檢查、有落實,做到工作不缺位、不錯位,堅決做好“防大震、搶大險、救大災”各項準備,形成決策科學、分工合理、執行順暢的防震減災救災工作體系。三是強化經費保障。各縣區各成員單位要落實好本級、本單位防震減災救災工作經費,完善防災減災救災資金多元投入機制,拓寬資金渠道,將防震減災救災工作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要加大防震減災基礎設施建設、基層減災能力建設、物資裝備、科普宣傳等方面的經費投入。四是建立長效機制。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完善地震監測預測預警體系,加強搶險救援指揮體系和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健全完善重特大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和災后恢復重建長效工作機制。各部門要強化協同聯動機制,著力完善防震減災救災體系建設,狠抓工作落實,強化監督檢查,確保防震減災救災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逐步形成部門參與、社會協作、聯合作戰的一體化防震減災救災綜合體系。

              原文:張掖市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 張掖市抗震救災指揮部《關于防震減災救災抓實“七進”落實“六有”提升“三個能力”的總體實施方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