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供銷合作社工作要點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全市供銷合作工作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對供銷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斷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常態化開展“三抓三促”行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緊緊圍繞服務“三農”工作大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深化綜合改革,健全完善服務體系,提升為農服務能力,加快構建社有企業支撐體系、完善農村現代流通體系、打造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健全基層組織服務體系,在助力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保障糧食安全、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為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張掖貢獻供銷力量。
主要目標是:商品銷售總額增長14%以上,其中農產品銷售額增長15%以上,綠色農資銷售增長15%以上;基層社“三會”制度建設覆蓋率達到70%以上,開展“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業務的基層社達到35%以上;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達到65萬畝次以上。在全省年度綜合業績考核中爭先進位。
一、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1.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在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持續用力,貫通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關于供銷社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深化、內化、轉化上下功夫,不斷增強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2.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持續推動機關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守牢意識形態陣地,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切實維護政治安全,把黨的領導融入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各方面、全過程。
3.堅決扛牢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嚴格落實“兩個責任”,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大力推動“清廉供銷”建設。深入開展集中性紀律教育,強化學習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進一步建立制度機制,推動紀檢監察專責監督與監事會、社資委、財務審計貫通協同,落實好全面從嚴治黨、治社、治企責任。
4.注重加強人才隊伍培養。堅持事業為上,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專業訓練、實踐鍛煉,建立健全干部職工教育培訓全范圍覆蓋體系。落實市委《關于開展精準化專業化實戰化培訓全面提升領導干部能力素質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形式開展干部職工教育培訓,著力建設愛農民、懂經營、能創業的供銷工作隊伍。
二、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
5.進一步完善聯合社治理機制。嚴格落實理事會、監事會全體會議每年至少召開一次的規定,建立健全符合聯合社機關運作要求的議事規則、決策程序以及人事財務、風險防控、督導檢查等制度,促進聯合社規范運行。完善監事會監督機制,切實強化對理事會重大決策、社有資產保值增值、財政資金使用和企業重大投資、并購重組、資產運營等情況的監督。繼續按照成熟一個、建立一個的要求,指導基層社建立“三會制度”,提升覆蓋率。完善成員社對聯合社工作評價機制,優化聯合社對成員社工作考核機制和考核指標體系。
6.進一步理順社企業關系。各級理事會要切實履行本級社有資產所有者和管理者職責,堅持社企分開,有效發揮社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的作用,進一步健全完善社有資產監督管理辦法,和出資人監管權力責任清單,落實社有資產出資人代表職責,做到管好資本、放活經營,促進社務管理高效規范。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充實服務功能,盤活用好社有資產,確保建起來、立得住、可持續、能發展。加大政策支持,積極推廣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推動綜合改革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取得成效。
7.進一步加強各層級社之間的聯合合作。要強化上下“一盤棋”思想,密切各級社有企業之間、社有企業與基層組織之間的產權和業務聯結,大力培育骨干龍頭企業,加快構建功能鮮明、分工明確、板塊清晰、協調發展的社有企業新格局。
三、著力構建農資網絡體系
8.鞏固提升農資保供主渠道作用。全力實施省供銷合作社農資網絡體系建設專項規劃,進一步建立健全農資保供應急機制,加快推進農資集采集配工作,降低采購成本,強化質量源頭管控,確保農資供應價穩、量足、質優。
9.開展“綠色農資”升級行動。積極與省社和省農資公司對接,落實莊稼醫院改造提升項目,指導建設新型莊稼醫院,開展測土配方施肥、農技咨詢問診、綠色生產技術推廣等綜合服務。引導農資經營企業調整農資經營品種結構,加大有機肥、水溶肥、生物肥、低毒低殘留農藥、生物農藥等綠色高效農資供應,促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
10.拓展農資基層市場。全力實施省供銷合作社農資網絡體系建設專項規劃,加強與省農資公司張掖分公司合作,培育縣區農資經營骨干企業,積極對接種植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建立“農資企業+配送網絡+銷售終端”服務模式,推動農資供應向“種、肥、藥、膜、械”全品類拓展。
四、打造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體系
11.加強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新格局,推動農產品上行、工業品下行業務融合發展。打造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強縣試點,依托縣級商貿綜合服務平臺,建設“一點多能”的智慧集采集配中心。規范運營已建成的山丹縣縣域集采集配中心,推動民樂縣社建成縣域集采集配中心并有效運營。
12.完善農村電子商務和寄遞物流配送體系。加快推進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和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探索應用現代流通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全系統農村流通經營服務網絡,推進供銷社農產品、日用品電商平臺建設,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對接全省快遞進村、“一村一站”工程,加強與郵政、快遞、物流等主體的市場化合作,合力促進交郵商供融合發展。
13.精準開展產銷對接。多渠道研判產區銷區農產品市場行情,組建培育產區經紀人和銷區采購商兩支隊伍,拓展產區銷區兩大市場。市社改進組織方式,強化成果評價,以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為重點,有計劃地組織系統內企業參加各類展銷活動5場次以上。各縣(區)社籌劃舉辦具有地方特色的促銷活動,助推金張掖特色農產品外銷。
14.深化農產品品牌建設。在鞏固提升已有品牌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建設,積極組織農產品經營企業申報“三品一標”認證。提高企業知名度、產品辨識度,搶占市場份額,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
五、奮力做優農業社會化服務
15.大力爭取政策支持。積極爭取承接并實施好中央財政資金支持供銷系統農業社會化服務試點項目。打響“農民外出打工,供銷社為農民打工”的服務品牌。
16.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支持基層社、社有企業建設生產性為農服務中心,打造縣有運營中心、鄉鎮有服務平臺、村有綜合服務網點的三級農業社會化服務網絡體系,形成組織結構合理、專業水平高、服務能力強、覆蓋全域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格局。
17.大力開展土地托管服務。以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產需求為導向,以土地托管服務為重點,積極開展配方施肥、統防統治、無人機飛防、農機作業等服務。加快推進互聯網+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建設,探索適應不同區域、不同作物的生產性服務模式,拓展延伸服務鏈條。全系統托管土地60萬畝以上,開展測土配方施肥、統防統治、農機作業服務等農業社會化服務65萬畝次以上。
18.做強做優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服務。依托供銷合作社基層網點,加快建設現代化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和綠色分揀中心。引導開展廢舊地膜、棚膜、滴灌帶等回收利用和“以舊換新”業務,拓展報廢機動車輛、廢舊電子電器產品等回收拆解利用業務,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拓展農作物秸稈及尾菜、畜禽糞污等資源化利用業務,延伸再生資源產業鏈條,提高供銷社系統再生資源回收社會占比。年內全市系統再生資源回收總量力爭達到20萬噸以上。
六、著力提升經營服務實力
19.建強基層組織。大力實施中華總社部署的“千縣千社質量提升行動”,按照鞏固存量、提升質量、拓展服務的目標,指導有條件的縣(區)社開展“縣基一體化”試點,打造服務功能全、社會形象好、可持續發展的高質量發展基層社。持續規范開放辦社,按照省供銷聯社《關于規范開放辦社的實施辦法》,積極吸納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公司等主體共建聯建基層組織。緊抓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機遇,按照新農村建設到哪里,供銷社就把服務延伸到哪里的目標,著力圍繞鄉村振興示范點恢復重建基層組織。
20.深入推進社有企業改革攻堅。學習借鑒國資國企和省內外改革經驗,將深化“三項制度”改革作為重中之重,加快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增強企業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健全企業內控機制,采取租賃、置換、投資、招商合作等形式最大限度盤活利用社有資源,推動虧損企業扭虧增盈。
21.實施“骨干龍頭企業培育行動”。圍繞做強做優主責主業,推進社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推動資源向骨干企業集聚。著力開展“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和“優化營商環境提質增效年”行動,加強與發改、商務、農業等部門溝通銜接,爭取更多項目在供銷社系統落地建設。下大力氣抓好2個市列重點項目和1個省級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建設。廣泛征集招商引資項目線索,確保完成年度招商引資任務。
七、凝聚改革發展力量
22.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各項措施要求,動真碰硬、真抓實干、舉一反三開展整改整治。堅決樹牢習慣于“過緊日子”的思想,嚴肅財經紀律,加強“三公”經費管理,不斷提高各類資源、資產、資金的利用效率。嚴格執行《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強化對項目監管,提高專項資金使用質效。
23.深化作風建設。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不折不扣抓落實、 雷厲風行抓落實、求真務實抓落實、敢作善為抓落實”的重要要求,常態化開展“三抓三促”行動,不斷鞏固拓展成果。弘揚優良作風,大興調查研究,堅持運用好“四下基層”工作方法和制度。深入開展集中性紀律教育,學習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著力鍛造就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24.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系統思維,增強風險意識,著力防范化解各類風險,確保系統平穩健康運行。學習運用新時代“楓橋經驗”,做實主動創穩、主動創安工作,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縱深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深化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強化社有企業食品安全經營意識,切實保障食品安全供給。做實信訪維穩、節能環保工作,深入推進“平安供銷”建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