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張掖市地方史志辦公室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地方志工作條例》《甘肅省地方志工作規定》,全面落實全省地方史志辦公室主任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貼近中心,服務發展,真抓實干,全市地方史志重點工作進展良好、推進有力。
一、提高站位、固本強基,全面從嚴管黨治黨責任落實有力
堅持把全面從嚴治黨貫穿工作始終,持續深化理論武裝,堅決守牢意識形態陣地,不斷夯實基層黨建基礎,著力提升黨風廉政建設水平,為地方史志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一)理論學習持續深入。以“三抓三促”行動為抓手,規范落實領導干部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干部集中學習、“每月一法規”學習等制度,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學習黨章黨規、法律法規以及志鑒編纂有關規定條例和業務知識等履職必備知識。上半年,組織開展領導班子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7次,干部集中學習16次,“大講堂”活動7期,研討交流人員20余人次,在學習中形成了學、思、悟、行的良好氛圍。(二)意識形態責任制全面落實。旗幟鮮明抓牢意識形態工作,制定《2023年張掖市地方史志辦公室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清單》,召開意識形態專題學習會議1次,專題研究部署意識形態工作1次,明確工作責任,細化職責分工,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嚴把史志資料的政治關、史料關、文字關,反復進行“回頭看”,堅決徹底清除不符合規定要求的圖片和信息。嚴格落實“張掖地方志網”信息錄入“三審制度”,加強對“張掖地方志網”“方志張掖”等平臺的日常監督和管理,確保網絡意識形態領域安全。(三)基層黨組織建設持續加強。制定《張掖市地方史志辦公室2023年黨建工作要點》,對“三會一課”、談心談話、主題黨日等制度和工作進行了細致安排,明確目標責任和時限要求,圍繞鄉村振興、志書“七進”等主題開展黨性實踐活動6次。嚴格落實黨員“雙重”管理制度,8名黨員干部按規定到甘州區南街街道泰安社區報道,協助開展政策宣講、環境衛生等工作,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顯現。常態化做好黨費收繳管理工作,按時足額交納黨費,切實保障黨員權利。(四)全面從嚴治黨扎實推進。制定《張掖市地方史志辦公室2023年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點》,及領導班子和個人清單,主要負責同志與班子成員、分管領導與分管科室分別簽訂責任書,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全面構建。嚴格落實民主集中制,上半年召開主任辦公會議8次,分別就班子成員工作分工、經費支出、干部調配等“三重一大”事項進行集體研究。常態化開展廉政教育,上半年召開專題會議2次,節前廉政專題學習2次,引導黨員干部挺紀在前、心存敬畏。
二、明確目標、狠抓落實,地方史志重點工作進展有序
嚴格落實省志辦安排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緊盯扶貧志、全面小康志(以下簡稱“兩志”),以及地方綜合年鑒、名鎮名村志編纂等重點工作任務,真抓實干、銳意進取,持續推動全市地方史志工作高質量發展。3月29日,在全省地方史志辦主任會議上市史志辦圍繞舊志整理工作進行了交流發言。(一)年鑒編纂工作高效推進。嚴把“收稿關”,編纂人員分4組,分片包抓各部門和縣區供稿和指導工作,隨時答疑解難,指導入鑒資料編寫。4月30日,216個供稿單位資料收集任務全面完成。實行年鑒工作周統計報告機制,全面加快審改力度,5月底形成初稿后,隨即開展二輪審稿和編輯排版工作。目前,年鑒二輪審稿和詢價招標工作已完成,稿件已交付出版印刷單位排版。以打造“全國精品年鑒”為目標,與全國年鑒編纂專家劉傳仁進行多次對接,調整編目大綱,力求高標準完成。(二)“兩志”編纂更加精細。在組織編纂人員認真學習討論最新編目大綱和編纂規范的基礎上,堅持時間服從質量,按照邊搜集邊編纂的原則,抓緊與有關供稿單位對接,補征相關行業部門資料,并從現存志鑒和館藏資料中查閱收集缺失資料,對已成熟志稿反復修改完善,努力打造精品志書。目前,《張掖市扶貧志》志稿增補內容21萬字,壓縮通篇文稿,總字數由原來的157萬字精煉至76萬余字;《張掖市全面小康志》志稿字數由130萬字壓縮至80萬字以內,體例更趨合理、內容更加精煉。扎實開展業務培訓和交流學習,4月13—16日,組織市、縣區“兩志”編輯赴平涼、天水、酒泉等地開展學習交流;4月26日組織召開全市“兩志”編纂調度會;5月26日,邀請“兩志”編纂專家王暉就“兩志”編纂工作進行專題輔導培訓,著力解決編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全力以赴提升志稿質量。(三)《張掖古志》編纂規范有序。在《張掖古志(影印本)》出版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對重刊本和校注本審校力度,反復對內容進行校改,合理編排目錄,修改打磨前言、凡例、序言、后記,力爭高質量出版。加強與出版印刷企業聯系,3月初出版社有關人員到史志辦進行了現場改稿,進一步加快了工作進度。目前,《張掖古志》重刊本和校注本已經入第三輪審改階段,計劃于年底前印刷出版。3月11日在蘭州舉行的《河西走廊通史》編纂啟動會上,張鴻清主任代表市地方史志辦公室向《河西走廊通史》總總編田澍和八位分卷總編贈送了《張掖古志(影印本)》,以作為重要史料用于《河西走廊通史》編纂。(四)《張掖圖志》《史說張掖》編纂工作穩步推進。編纂工作于2022年3月份正式啟動,至目前,《張掖圖志》共征集各類圖片4.8萬余張,篩選圖片2.3萬張,數字化轉化8000余張,制作完成跨頁排版編輯400余頁。《史說張掖》分3部分7個欄目,已精心摘選124篇,正在逐篇進行審改。版面設計、圖片篩選等工作同步推進,進展良好。(五)鄉鎮、村、行業志、地情資料編修成效顯著。積極與縣區對接聯絡,鼓勵有編纂意向的部門單位、鎮、村開展志書編修工作。全面完成全市各類志書、地情資料統計工作,經統計梳理,全市共編纂出版鄉鎮(區)志15部、村志18部、部門志(行業志)69部、其他各類專志9部。2020年以后啟動編纂還未出版的各類志書54部,被列入全省名鎮名村志的山丹縣李橋鄉高廟村《高廟村志》和甘州區長安鎮前進村《前進村志》已分別于2020年、2022年啟動編纂?!睹饔梨傊尽愤M入審改出版階段。(六)信息化和方志館建設推進有力。持續推動志書、年鑒和地情資料數字化,依托張掖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建立“數字方志館”,加大“張掖地方志網”信息錄入力度,已累計錄入方志資料610余條、200余萬字。將2019-2022年5卷《張掖年鑒》和部分志書進行數字化轉化,與省志辦和張掖聯通積極銜接,在甘肅數字方志館和金張掖快辦等平臺上傳可視化電子志書8部。加強方志館布點建設,對現存志書、年鑒和地情資料逐一登記造冊,在堿灘鎮九曲黃河燈陣等地掛牌成立張掖市方志館分館,布館年鑒志書200余冊。積極開展志書“七進”活動,向靖安鄉上堡村贈送志書12冊,同時加大對外交流宣傳,分別向外省市交換志書12套。督促6縣區都在原有基礎上通過改建或改造,進行提檔升級,方志書籍,服務社會的功能作用進一步顯現。
三、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各項中心工作穩步推進
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強化工作研究、部署、安排,落實好各項業務工作任務的同時,將業務工作與中心工作有效銜接,實現業務工作與中心工作“雙提升”。(一)“三抓三促”行動扎實開展。制定“三抓三促”行動重點任務清單、自查自糾問題清單、調研計劃和“干部大講堂”計劃,打牢工作基礎。全面落實“抓學習促提升”工作要求,扎實開展專題研討、專題調研、專題練兵等活動,黨員干部理論思維能力、思想政治水平和干事創業本領持續提升。全面推行臺賬化管理和月調度工作機制,建立工作月調度臺賬,明確各項工作牽頭掛帥領導、具體工作任務及負責人員,分管或主要領導對照臺賬,每周審閱工作進度,月內隨時調度有關工作,研究解決問題,確保工作有序高效開展。修訂完善干部考核、日??记诘裙ぷ髦贫?/span>9項,新增市方志館管理辦法等制度3項,切實加強對干部管理,規范工作流程辦法,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高效開展。(二)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有力有效。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部署要求,常態化做好包抓區域環境衛生工作,積極積極研究解決包抓樓院存在問題。今年以來,深入聯系樓院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次,鏟除小廣告83處,清理垃圾死角3處,劃定、標識非機動車停車線90米,協調解決“飛線”充電問題7個。落實每周五城鄉環境衛生整治日、重大節慶活動期間的環境衛生整治行動,開展集中衛生整治工作34次。(三)為民服務辦實事深入開展。深入開展“結對幫扶·愛心張掖”工程建設工作,結合春耕備耕、鄉村振興等工作,深入甘州區堿灘鎮永定村、臨澤縣板橋鎮東柳村和鴨暖鎮大鴨村幫扶聯系戶家中,了解掌握生活情況,送去米、油、肥料等生活生產物資。全體干部到特困殘疾人員程銀家中,開展愛心支援活動,有效改善其生活環境。認真落實省級鄉村示范村聯系單位責任,為靖安鄉上堡村村委會贈送志鑒12套,積極協調解決健身器材不足問題,目前,甘州區有關部門已同意配備,正在落實有關手續。
半年來,市地方史志辦公室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一是市、縣區地方志工作部門普遍存在專業編纂人員不足、年齡結構不平和、后備力量缺乏、專業素養和編史修志的能力水平與形勢任務不相適應的問題;二是在打造精品志鑒方面與新時期史志工作發展和省、市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三是在推動社會面讀志用志,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上仍需進一步加強。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全省地方史志辦公室主任會議精神,以“三抓三促”行動為抓手,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和省志辦對各項工作的部署安排,努力克服和解決存在的困難問題,緊抓主業、堅守陣地、主動融入、積極突破,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扎實的工作作風,立足崗位,扎實工作,努力開創地方史志事業發展新局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