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期
張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9月5日
★我市強化改革措施推動市屬國有企業轉型升級
★我市夯基固本持續推進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建設
★我市健全“三項機制”規范公共資源交易活動
★張掖經開區用好人才“第一資源”賦能工業突破發展
★甘州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
【部門動態】
我市強化改革措施推動市屬國有企業轉型升級。??一是完善治理體系。指導市屬企業及時修訂合規管理辦法,設立總法律顧問并兼任首席合規官,列席董事會、總經理辦公會等經營決策會議,參與企業重大經營事項決策。嚴格落實規章制度、經濟合同、重要決策法律審核制度,不斷提升依法經營管理水平。持續深化人事、勞動、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嚴格規范董事會議事決策程序,開展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放權,依法保障行權履職。二是強化主業管理。全面完成市屬企業主業和培育業務確定工作,張發集團確定主業3個(電力、燃氣生產供應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房屋及土木工程建筑業),培育業務2個(住宿和餐飲業、道路交通運輸業及裝卸搬運和倉儲業),張農發集團確定主業2個(農、牧業及輔助性活動,林、牧、漁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培育業務2個(商務服務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兩家集團公司根據《張掖市市屬企業主業管理辦法》制定出資企業主業管理辦法,確定所屬企業主業和功能界定分類。三是加快項目建設。張發集團年度計劃投資12.8億元,實施項目9項,已開工6項,1-8月完成投資3.6億元。農發集團年度計劃投資0.55億元,實施項目6項,已開工5項,1-8月完成投資0.13億元。(市政府國資委??劉鋒)
我市夯基固本持續推進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建設。??一是抓實監測工作。出臺《2024年張掖市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方案》,常態化開展環境質量例行監測,完成35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監測點、33個農村環境質量監測點、27家重點排污單位、50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9個農田灌區部分項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為全市生態環境決策提供支撐服務。全市6個縣級生態環境站全部獲得CMA資質認定,涵蓋300余項認證項目。二是提升監測能力。堅持“實戰淬精兵”,探索建立“以干代訓”新模式,分領域輪換選派監測業務骨干駐市中心現場學習培訓,以市級資源平臺帶動縣級監測技術人員培養。市中心與縣區監測站經常化開展比對監測,提高處理實際問題能力。積極參加省級大比武,通過以賽代訓、以訓強練、以練促戰提升監測能力水平。三是強化數據監管。采用“線上+線下”、“雙隨機、一公開”和現場檢查、發放盲樣等方式,對第三方社會監測機構進行常態化監督,對其承擔的現場采樣和實驗室分析環節進行全過程質控。開展測管協同專項工作,制定污染源監測與執法聯動工作計劃,建立測管協同數據庫,將61家企業納入監管數據庫,做到執法監管“穩、準、嚴”。(市生態環境局胡鳳姣)
我市健全“三項機制”規范公共資源交易活動。??一是靠實行業監管職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會同市發展改革委出臺張掖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交易信用管理、異議和投訴處理、綜合評標(評審)專家庫和專家管理“四項辦法”,壓實行業監管部門職責,做到交易主體、交易過程、交易領域監管三個“全覆蓋”。二是建立議事協調共商機制。形成以市發改委牽頭抓總、部門協同配合、平臺支撐服務的議事協調共商機制,進一步細化市公管委成員單位職責、明確目標任務,打通行業部門監管壁壘。召開3次聯席會議研究具體工作、銜接任務事項,制定全市公共資源交易協同綜合監管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形成齊抓共管工作格局。三是統籌交易執法力量。按照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兩個領域,遴選27名行業部門執法人員組建市級執法人員庫,分類抽取、統一調配開展“雙隨機、一公開”聯動執法和交易領域專項檢查,實現行政監管效能最大化。(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曹天亮)
張掖經開區用好人才“第一資源”賦能工業突破發展。??一是聚焦產業“引才”。堅持招引招才并重、引資引智齊抓,深入推進“一產業一人才”引進計劃,圍繞綜合能源和裝備制造、新材料等重點產業,緊盯“三個500強”和鏈主企業招大引強,加速人才向重點項目、重點企業聚集,“智匯園區”優勢效應持續增強。累計引進中國天楹、河西硅業等20多個行業龍頭和人才團隊,轄區225戶工業企業累計吸納高級職稱人才62人、管理人才487人、專業技術人才798人。二是多措并舉“育才”。堅持平臺育才、產業培才、實踐成才有機結合,制定“訂單+內育+外培”清單,實施“產業鏈人才+特聘專家+本土人才”“高校+人才+基地”等培育模式,借助12個合作共建園區和26家合作高校優質資源,建成國家級創新創業服務平臺2個、省級研發機構13個,11名企業負責人被認定為市管拔尖人才,經開區高層次人才創業園被評為“全省引進人才創新創業試驗示范基地”。三是暖心服務“留才”。制定《張掖市經開區引進高層次人才暫行辦法》“1+N”政策,多頻次開展“企業家大講堂”“一起益企”等人才聯席活動,全方位服務和保障人才所需,園區聚才蓄才質效不斷提升,人才“第一動能”持續增強。上半年,累計解決人才住房、落戶、子女上學等問題70多件,經開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6.9億元、同比增長8.8%。(張掖經開區管委會??白強)
【縣區動態】
甘州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強化扶持激活力。在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相關政策的基礎上,制定出臺《進一步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紓困幫扶力度若干措施》《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若干措施》《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等“1+2”政策文件,讓企業發展得到更多實惠。嚴格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全面清理自行發布的帶有市場準入性質的隱性壁壘,解決民營企業市場準入過程中遇到的各種不平等問題,確保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二是優化環境強動力。以創建一流營商環境為目標,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大新開辦企業幫辦服務力度,壓縮審批時間、優化辦理流程、全程跟蹤服務。完善企業“直通車”“綠色通道”“一企一策”等服務,推行“線上報裝”“一窗審批”“一次辦好”,依托省市兩級數據共享交換平臺,以庫表、服務接口、文件等方式開展資源掛接,為市場主體經營發展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三是細化服務提信心。實施企業“規下轉規上”培育行動計劃,成功新培育東自申源、冠軍照明2戶規上企業。嚴格落實“包抓聯”“六必訪”等制度,不斷細化“一企一策”措施,積極幫助企業協調解決要素保障、融資貸款等方面的問題,為129戶企業辦理企業投資項目信用備案事項,為156戶企業發放“信易貸”26.78億元。(甘州區政府辦??史明明)
【要情信息】
●近日,中央財政下達張掖市農業專項2024年第一批中央預算內資金9000萬元,支持甘州區、民樂縣、高臺縣實施玉米單產提升工程。該項目總投資10484萬元,實施玉米單產提升工程30萬畝(每個縣區10萬畝),主要包括建設水肥精準調控平臺、實施全生育期精準調控技術模式等內容。通過項目實施,將促進項目區水肥高效利用,帶動實現玉米大范圍、大幅度均衡增產,有效提升我市糧食生產能力。(市財政局??李斌)
●近日,甘肅省林草種質標本館種質憑證標本檔案儲存管理項目獲甘肅省林業和草原局批復,將在張掖市建設全省首家集高效存儲、規范管理、數字化共享、科學研究以及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林草種質資源儲存管理庫。該項目計劃于2024年底建成,將收集保存全省自然分布的林草種質憑證標本20萬份以上,對全面系統收集保存和研究利用全省林草種質資源、保護區域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市林草局??徐曉龍)
●9月1日起,我市秋季動物防疫工作全面啟動,將實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點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確保畜禽群體免疫密度達到90%以上,免疫抗體合格率達到70%以上。截至目前,全市共調撥重大疫病疫苗854萬頭份(毫升)、常規動物疫苗330萬頭份(毫升);下發消毒劑3.9噸、防護用品1.77萬件、防疫用品2300余件,預計10月底結束。(市畜牧獸醫局??張學虎)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