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農歷 年 [ 年 ]

              高臺縣:創新“四個共同體”管理模式 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

              來源:高臺縣衛生健康局 趙文婷日期:2024-10-15

              今年以來,高臺縣高度重視群眾醫療衛生健康保障,始終堅持貫徹新時期“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緊緊圍繞“強縣域、強基層”的目標,助推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以管理共同體責任共同體、服務共同體利益共同體重點,全力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

              整合資源“建機制”,打造管理共同體。建立同質化管理體系機制。組建內科、護理、婦產科、檢驗等21個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每月對醫共體成員單位的醫療質量、院感防控、新技術、醫保管理和病案質量管理等方面進行精準幫扶,建立質量保障和控制體系,實行同質化管理,不斷推動醫療服務質量提質增效。建立上下用藥銜接機制。制定《高臺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上下級醫療機構用藥銜接工作實施方案》,以帶量采購、“兩病”、急需緊缺藥品為突破口,建立新型醫共體中心藥房保證雙向轉診患者和慢性病用藥品種的延續,實現降低藥品價格、保障藥品供應、促進合理用藥的目標,解決邊遠鄉鎮衛生院藥品配送難的問題,今年以來,為成員單位配送短缺藥品43.12萬元,成功節約成本8.5萬元,65%的基層短缺藥品醫共體內部調劑得到解決,解決了基層群眾看病就醫“來回跑”的問題。建立“以科包院”機制。先后派出48名優秀業務骨干進駐成員單位,每月一對一對醫共體分院開展查房、坐診、技術和管理指導等,有效推動優質資源下沉,為基層醫療機構培養了一批能診治常見病、多發病和管理慢性病的醫護人員

              分級診療“通道暢”,構建責任共同體。推進基層首診制度落地實施。根據《甘肅省關于進一步完善評估各級醫療機構首診病種目錄》的通知,會同醫保局及牽頭醫院臨床專業醫師、病案專家組成評估小組,核定縣、鄉級首診病種目錄,有效推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診療模式;縣域醫共體內實行分級診療管理。修訂完善《醫共體上下轉診制度》牽頭醫院對急危重癥、疑難雜癥等患者開辟綠色通道,優先就診、檢查、住院;牽頭醫院在基層醫院建設聯合康復病房,將急性病恢復期患者、術后恢復期患者及時下轉至基層治療和康復,做到上轉有通道、下轉接得住,今年累計上轉339人次、下轉971人次,基本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鎮、大病不出縣”的目標。

              互聯互通“信息動”,建設服務共同體。整合貫通醫共體內醫療業務服務、基本公共衛生、電子病歷等系統,建成以一張網、三面向、三融合為內容的醫共體信息管理平臺,打通醫療衛生服務和基本公衛管理系統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深度融合。以牽頭醫院為樞紐,成立醫學檢驗、影像診斷、心電診斷、病理診斷、消毒供應等資源共享五大中心及遠程會診平臺,共完成遠程影像診斷4292例、心電診斷3382例、臨床檢驗1126例、遠程會診68例,雙向轉診患者750例,縣域醫療數據實現實時共享。積極開展“掌上”服務平臺。面向全人群提供預約掛號、在線支付、檢查檢驗結果推送、就診記錄查詢、健康咨詢、在線醫保支付等醫療服務。開通云膠片服務功能,讓患者線上隨時隨地查看就診影像資料。推出臨床輔助決策(CDSS)、醫保智能審核等場景。CDSS精準為醫生提供診斷建議和個性化治療方案,有效?提高診療效率。醫保智能審核系統進行事前攔截、事中監管和事后審核,促進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和規范收費,推動規范化診療服務和醫療費用雙控制,助力實現精準的醫保審核與監管,自9月上線以來,審核違規事項32項,智能審核扣款金額9654元,極大提高了監管效率。

              推動改革“控費用”,建設利益共同體。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機制。為鼓勵縣內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帶動醫共體內基層醫療機構共同發展,牽頭醫院制定了《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醫療服務簽約及收入結算與分配辦法》《緊密型醫共體簽約服務醫師績效補助發放管理辦法》,有效調動了縣鎮醫療機構的積極性,實現了醫師和患者雙流動,縣域內就診率明顯提高。建立同質化考核指標體系。以縣鎮兩級“服務質量、患者滿意度、職工認可、費用控制、成本核算”等為核心,每季度對成員單位開展督導檢查,嚴格考核獎懲,逐步實現管理、責任、利益、服務一體化。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顯著提升,醫保基金得到有效利用。嚴格控制縣級公立醫院控費關鍵指標。每月對縣級公立醫院重點控費指標進行監測。三家縣屬醫療機構住院抗菌藥物使用率均控制在60%以內;30天再入院率平均為0.71%;病床使用率較上年增長9.25%;三家醫院藥占比均控制在30%以內;門診病次均費用和住院次均醫療費用均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有效維護了良好的就醫秩序。

              聯系我們 | 關于我們 | 版權申明 | 網站地圖

              版權所有:中共張掖市委 張掖市人民政府 隴ICP備13000766號-2

              甘公網安備 62070202000150號 網絡視聽許可證2811617號 網站標識碼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