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引領 梯次推進 張掖市全面推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
來源:市衛生健康委 基層衛生科日期:2025-07-03
今年來,張掖市衛健委堅持目標導向,按照“學習一批先進、謀劃一個方向、抓實一個典型、推廣一個亮點”的總體思路,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在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上求創新、求突破,將臨澤縣定為全省引領示范縣,高標準打造典型樣板;肅南縣、高臺縣、甘州區作為第一方陣,全面推動、重點突破;山丹縣、民樂縣作為壓陣梯隊,補全要素全面鋪開,結合實際搭建起了“示范引領,梯次推進”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格局。
一是示范引領,聚力打造縣域醫共體建設典型樣板。按照國家、省市相關工作要求,結合實際將臨澤縣列入全省14個省級示范引領型縣域醫共體隊列,全方位推進,打造典型樣板。成立醫共體黨委,搭建“工作專班+管委會+理事會”層級管理模式,組建“1+3+8+84”為架構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設立行政、人事、藥品配送等七大管理中心和績效考核、醫保基金管理、審方等15個子中心,整合縣醫院、中醫院外科、婦科等功能重復科室,建立全縣統一的藥品目錄和調配機制,建立下沉人員考核獎懲制度,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充分利用現有信息系統,通過“小接口”“小程序”,打通各類系統間的壁壘,初步完成各類系統的整合利用,基本實現就醫信息、公共衛生、家庭醫生簽約等數據互通共享和業務協同,基本形成管理、服務、利益、責任為一體,醫療服務各具特色的“一體多元”發展格局。
二是重點突破,大力推動“第一方陣”縣域醫共體建設。肅南縣投資1395萬元進行縣域醫療服務信息平臺改造升級,實現縣人民醫院與7所鄉鎮衛生院的HIS、LIS、PACS系統全面對接。建成“三中心兩通道”智能醫療體系,異常心電圖檢出率提升至92%,DR片診斷符合率提高到90%以上,縣域外就診患者同比下降2.5%。高臺縣先后投資1.13億元實施縣域醫學中心、重癥救治能力提升等衛生健康項目11個,實現縣域醫共體內醫療機構之間信息共享。建成醫共體信息管理平臺,實現公共衛生信息管理系統與診療、檢驗、影像系統之間數據信息互聯互通。建成醫共體中心藥房和審方中心,實現了醫共體內藥品統一配送和及時審方。甘州區籌資1200萬元建成縣域醫共體信息平臺,整合基層醫療、慢病管理、雙向轉診等19項功能,目前正在完成兩家區級醫院接入聯通工作。健全聯席幫扶機制,組建區級巡回醫療團隊3個、柔性幫扶團隊2個,聯席幫扶專家組8個,開展基層幫扶。創新建設“三高中心”“三高基地”“三高之家”,推動醫防融合服務更加緊密。
三是補全要素,梯次推進“壓陣梯隊”縣域醫共體建設。民樂縣計劃投入資金800萬元推進信息系統建設,逐步實現縣域內診療數據互聯互通。投入2648萬元,在縣城和樂民新城設立14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和2個鄉鎮衛生院城區延伸服務點,進一步提升服務延續性。建立醫共體專科團隊,組建16個質控小組,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出具影像診斷報告143份,心電診斷報告1492份,檢驗診斷報告130份,不斷提升縣鄉醫療質量同質化管理水平。縣級幫扶專家加入基層家庭醫生團隊,為簽約服務提供技術支撐,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留在基層就診。山丹縣以“一張網、三面向、五目標”為核心,依托省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正在打通縣域內診療、檢驗、影像、心電、消供、雙向轉診信息系統。建立“兩站一學者”幫扶機制,財政每年列支9.3萬元,用于支付縣級醫院下沉基層醫務人員績效激勵,為省級醫院幫扶專家提供8間單間公寓和4套人才公寓,不斷提升幫扶人員工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