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日期:2024-03-29
攻堅克難顯擔當,實干興市譜新篇
——《2023年張掖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解讀
張掖市統計局局長 杜燕
國家統計局張掖調查隊隊長 張穎
3月28日,《張掖市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統計公報》)正式發布,以豐富的統計數據記錄了全市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和社會事業等方面的基本情況和主要變化。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全面復蘇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積極融入全省“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以實施“四強”行動為牽引,以開展“三抓三促”行動為抓手,全力以赴盤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質量、增強能量、做大總量,經濟運行呈現出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
一、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608.01億元,比上年增長5.5%,增速高于全國0.3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4660元,居全省第5位。
農業生產穩步增長。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糧食種植面積、產量分別達321.06萬畝、153.10萬噸。特色高效農業成色更足,其中玉米制種保持在100萬畝以上,蔬菜、油料、中藥材種植面積分別增長10.4%、6.7%、9.7%。豬牛羊禽存、出欄均實現較快增長,農畜產品精深加工全產業鏈產值突破百億元,增長10%以上。甘州區獲批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成功創建首批國家農業技術集成創新中心示范基地,肅南縣列入全國有機農產品基地名錄。新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22個,19個產品榮獲第22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和中國(西部)綠色優質農產品博覽會金獎。全年全市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178.36億元,增長6.0%,居全省第5位,增速高于全國、全省1.9和0.1個百分點。
工業生產逐季回升。深入實施強工業和工業突破發展行動,新培育產值億元以上企業7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1戶,全年全市工業增加值增長4.1%,拉動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0.46個百分點,貢獻率為8.4%,分別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提高7.6、3.2和7.1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分別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提高4.0、1.8和0.7個百分點。
服務行業全面恢復。成功創建全國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經濟發展試點城市,入選全國第三批、全省首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第11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全國地市級文化館“百館聯動”等節會活動在我市成功舉辦。全年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6.7%,居全省第5位,增速高于全國、全省0.9和0.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4%,居全省第6位,增速高于全國3.2個百分點,與全省持平。
縣域經濟亮點紛呈。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綜合評價中,甘州區榮獲縣域經濟發展“十強縣”,臨澤縣、肅南縣分別榮獲2023年度縣域經濟發展農業優先型、生態功能型先進縣。民樂工業園區入選全國首批城市和產業園區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
二、新興動能加快發展
積極融入全省“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產業協同發展,實現區域經濟的均衡、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工業投資高歌猛進。搶抓河西走廊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機遇,以光伏、風力發電為主導的新能源產業發展規模不斷壯大,全年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43.4%,連續25個月保持30%以上的快速增長態勢,拉動全市投資增長18.0個百分點。其中,56個新能源項目本年完成投資增長29.1%,拉動工業投資增長18.5個百分點。
強科技行動加速提效。爭取各類科技專項資金6450萬元,實施科技計劃項目366項,創歷年新高。新認定國家級“小巨人”企業1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1戶、高新技術企業87家。登記科技成果183項,實現技術合同成交額45.49億元。
現代服務業增勢良好。全年全市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分別增長12.3%和5.8%。旅游市場強勁復蘇,全市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比上年分別增長155.7%和150.2%,分別恢復到2019年的92.2%和75.7%。
綠色發展勢頭強勁。全年全市十大生態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3.1%,比上年提高4.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新能源發電量比上年增長37.9%,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的30.9%,比上年提高8.7個百分點。生態環境保護治理不斷加強,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8%,8個國家級、6個省級地表水考核斷面中,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標準的斷面比例為100%。
城市品質不斷提升。實施城建項目237項、完成投資95.61億元。改造老舊小區和棚戶區10615套,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778套,新改建市區道路29.9公里,新增公共停車位3800個。新建5G基站772個,國家電信普遍服務項目順利實施。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市1個、森林小鎮6個。
三、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搶抓經濟企穩回升、市場用工回暖的有利時機,全力以赴穩定和擴大重點群體就業,兜牢就業民生底線,全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26萬人,輸轉城鄉富余勞動力29.60萬人,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消費物價平穩運行。市場供需總體穩定,全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4%。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下降0.4%,衣著價格下降3.0%,居住價格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下降0.5%,交通通信價格下降1.3%,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上漲0.4%,醫療保健價格上漲19.2%,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2.2%。上漲態勢溫和,基本民生商品價格保持穩定。
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多措并舉促進城鄉居民增收,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2%,高于全國、全省1.1和0.2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2%,高于全國、全省0.5和0.3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1.68,低于全國、全省0.70和1.35。
民生保障持續增強。全力保障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全年全市財政11類民生支出154.11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78.49%,其中科學技術、城鄉社區、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教育等支出較快增長。社會保障面進一步擴大,年末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比上年末增加0.64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增加0.29萬人。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教育事業穩步推進,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96.2%。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新成效,年末全市各類社區服務機構比上年增加14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衛生技術人員分別增加0.03萬張、0.02萬人。文化和體育設施日益豐富,年末全市體育場地比上年增加344個,體育場地面積增加54.49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增加0.51平方米。
2023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成效好于預期,但也要清醒認識到,前進道路上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水平亟需提升、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緩慢,農產品仍以“原”字號、“初”字號為主,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還沒有形成較強支撐,文旅產業業態和產品開發不足,經濟持續向好基礎還不穩固。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和中央、省、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聚焦經濟建設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力實施“四強”行動,扎實做好“五量”文章,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全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張掖實踐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