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華家訓精編100則》日期:2024-09-30
【仁愛故事之一】
仁官范仲淹
范仲淹在越州作知府時,有一個叫孫居中的人,病死在做官期間,他的孩子很小,家屬貧困沒有錢,回不了家鄉。范仲淹拿出自己的俸祿,替他們準備船只,而且派部下送他們回鄉。臨走之前,又寫了一首詩,交代說:“路上如有關卡盤查,把這首詩拿給他看。”詩中寫道:十口相依走河川,來時暖熱去凄然。關津不必問姓氏,此是孤兒寡母船。意思是:這一家十口相依為命,乘船過河,他們來時暖熱,去時凄涼悲哀,關口不必問姓名,這是孤兒寡母所乘的船。因為范仲淹的幫助,孫家一家老小順利返回了家鄉。
范純仁是范仲淹的兒子。有一次范仲淹要他從京城把五百斗麥子運回江蘇老家。在中途遇到他父親的老朋友,當他得知父親的朋友父母去世無錢安葬,女兒沒有嫁出,生活十分窘困時,馬上賣掉五百斗麥子,把這些錢拿給這位長輩。結果錢還不夠,于是他又把運麥子的船賣了。
范純仁回京城見他父親,報告了他在途中遇到父親故友,決定把五百斗麥子賣了去幫助他,然后說:“但是錢還不夠。”范仲淹對兒子說:“那你就把船也賣了!”結果兒子回答:“我已經把它賣了。”
范純仁掌管慶州的時候,有一年鬧饑荒,餓殍滿路。范純仁請發常平倉大米,救濟災民。郡官認為必須上奏才可以發米。范純仁說:“人不吃就要死,上奏再發,一來一去,時日頗長,濟什么事。你們不必擔憂,有罪我來擔待。”于是當天發米賑災,救活了無數災民。
——選自《中華家訓精編100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