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農歷 年 [ 年 ]

              黑河弱水灣 張掖幸福河

              來源:市水務局日期:2024-09-06

              蜿蜒曲折的河水、蒼翠欲滴的樹木、一望無際的田野、水天相映的疊瀑,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黑河弱水灣生態綜合治理項目核心段,一派美不勝收的自然風光。近年來,張掖市高質量推動幸福河湖建設,將黑河弱水灣打造成清潔河湖、安全河湖、綠色河湖、幸福河湖,助推鄉村振興。

              做實河湖長制工作

              “黑河弱水灣有優美的自然風光、獨具特色的鄉野風情,是休閑度假不錯的選擇。”游客李守仁說。

              以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為引領,張掖市全力推進黑河弱水灣美麗幸福河湖建設,科學布局,長河一彎、浪漫花海、一葉方洲、弱水三千、絲路錦帶、葦海翻浪、水天相映等7個核心景觀,配套實施的濱河路和生態漫道等交通設施,打造水岸相生、人水相依、水天相映的水景觀。立足以水為脈、人水和諧的生態格局,以提升水生態功能、優化水生態空間、完善水系結構、改善水環境治理、發展特色產業為重點,開展幸福河湖建設,區域生態與人居環境得到優化,生態資源與旅游產業進一步融合,讓人民群眾實實在在地享受到幸福河湖建設成果。

              “4千米長的生態慢行步道,讓游客在望山見水、沙柳叢生的美景中自在徜徉;起自山丹河入河口90度拐彎處的長河一彎,是弱水的第一灣,既標志黑河曲流起點,又寓意古弱水譜寫新曲。”弱水灣旅游景區負責人蔣萬寧介紹。

              弱水灣于2022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成為甘州旅游新名片。

              強化河湖治理管理

              張掖市嚴格落實“一河一策”,優化景區空間布局和功能分區,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管理景區自然資源,高品質打造弱水灣生態風景區,充分發揮“河湖長+N”等工作機制作用,成立弱水灣美麗幸福河湖建設領導小組,水利、財政、林草、文旅等相關部門配合,按照建設方案全面完成創建任務。

              “各級河湖長重點對河湖水資源管理、水域岸線空間、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等情況開展巡查巡護。通過日常管護、巡查,及時整治發現各類河湖問題,不斷提高河湖水域岸線管護水平。”張掖市水務局河湖辦副主任高鑫旺介紹。

              通過弱水灣幸福河湖建設,張掖市充分挖掘沿岸水生態、水文化資源,賦予“弱水三千、美麗河湖、生態綠廊”新內涵。積極打造大美濕地文化亮點,集美麗河湖、生態農田、生態旅游于一體,為周邊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居住條件,帶動周邊旅游產業持續向好。

              創新鄉村管護模式

              張掖市甘州區定期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排查,以房前屋后、河塘溝渠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為重點,在實地調查和環境監測的基礎上,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體凈化等措施進行綜合治理,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治理模式和長效運行維護機制。

              村級河湖長將河湖環境衛生清理整治納入村規民約加以約束和規范,實現民主管理、治理有效。建立環境衛生紅黑榜、流動小紅旗等機制提升群眾保護河湖環境的自覺性,打通河湖管理保護“最后一公里”。“我們村每個月都會對各社區的河湖環境衛生進行評比,在村委會公示欄通報結果,還聘請護河員進行日常河湖環境保潔。”靖安鄉靖安村黨支部書記管玉玉說。

              張掖市還對弱水灣河岸進行生態修復,呈現出豐富的河流景觀,增強市民和游客體驗。   

              “張掖市通過實施河道治理工程,減少了黑河沿岸水土流失,提高了防洪能力,保障了沿岸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張掖市河長辦專職副主任劉學紅說。(水利?高鑫旺撰稿?葛貴審稿)

              聯系我們 | 關于我們 | 版權申明 | 網站地圖

              版權所有:中共張掖市委 張掖市人民政府 隴ICP備13000766號-2

              甘公網安備 62070202000150號 網絡視聽許可證2811617號 網站標識碼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