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農歷 年 [ 年 ]

              未雨綢繆抓防范 凝心聚力保安全

              來源:市水務局日期:2024-08-05

              水旱災害歷來是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心腹之患,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始終是治國安邦的大事。近年來,水旱災害呈多發、頻發、重發的態勢。據水文部門預測,2024年我市黑河、梨園河等主要河流來水量較歷年同期均值增加10%—20%,降雨較往年偏多,7月以來共降雨8次,其中14日—15日、26—27日兩次降雨,雨勢大而強,黑河來水量驟增,14日降雨我市緊急啟動洪水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26日降雨過程造成山丹老軍鄉、大馬營鎮部分截引沖毀淤積、供水管道損毀,災害損失100余萬元。市、縣水務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洪救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時刻繃緊“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這根弦,未雨綢繆,提前部署,堅決守住水旱災害防御底線,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一、夯實度汛基礎,以“責任鏈”扣緊“防汛鏈”。入汛前,逐級落實70座水庫(水電站)防汛“三個責任人”、水庫大壩安全責任人和山洪監測預警“戶戶知”等各類責任人 1000余名,汛前全部上崗履職,進一步壓實日常防御全過程、全鏈條責任。嚴格審查批復70座水庫(水電站)汛期調度運用計劃、水庫防汛搶險應急預案、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應急預案、水庫調度規程,度汛指標、調度原則、調度程序和調度權限進一步明確。修編《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預案》,及時開展會商研判,強化協調聯動機制,有效提升了水旱災害防御能力和水平。

              二、靠實預警機制,以“高效性”防范“突發性”。為進一步明確災害防御應急流程,規范預警發布和處置行為,梳理風險隱患和重點部位,修編完善《水利系統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手冊》《汛期值班值守工作規程》,進一步強化防范效能,提升值班值守效率。嚴格執行24小時領導帶班和值班值守制度,及時研判發布預警預報,做到動態信息發布及時、調度指令傳達迅速。維護調試全市6個縣級監測預警平臺、231個自動雨量站、15個自動水位雨量一體站、404個無線預警廣播站等山洪災害監測預警設施設備,保障設備運行正常,數據上傳準確及時。與氣象部門建立天氣預報定期通報和異常天氣隨時通報機制,實時信息共享聯動的作用充分發揮。

              三、狠抓督察檢查,以“嚴督查”防范“高風險”。根據防汛工作需要,及時開展汛前、汛期檢查,重點排查防汛安全隱患、山洪災害防治、涉河在建項目施工以及歷次檢查督促問題整改等情況,今年以來累計發現風險隱患及問題15項,及時下發整改通知,責令限時整改,做到了立查立改、動態銷號。同時,舉一反三、“回頭看”,杜絕同類問題反復發生,消除度汛風險隱患,有效保障河道堤防、水庫水電站、水閘等重點水利設施度汛安全,進一步筑牢汛期安全防線。

              四、提升應對能力,以“高防線”筑牢“安全線”。大力實施水毀修復,嚴格落實病險水庫限制運行措施,做到應檢盡檢、應修盡修、應限盡限。提前備足防汛搶險物資,明確專人管理儲備和調運,目前共儲備編織袋74萬條、鉛絲37噸、砂石料2萬立方米等主要防汛搶險物資,落實專業搶險隊伍6支、搶險人員327人,全力保障防汛搶險需要。全市組織開展防汛及搶險應急演練20余場次,切實提高應急處置和搶險能力。落實資金546.79萬元,推進山洪災害防治設施和小型水庫工程設施維修養護,開展46座小型水庫和801.58公里堤防害堤動物防治,不斷提升水旱災害防御水平和能力。大力開展防汛抗旱相關知識科普宣傳,共發放防汛抗旱、自然災害防御等宣傳知識資料2萬多份(冊),發放明白卡1萬多張,媒體刊發信息、報道等120余篇,切實提升人民群眾自主防范應對能力,營造“依法防汛、科學防汛、全民防汛”的濃厚氛圍。(袁芳撰稿?葛貴審稿

              聯系我們 | 關于我們 | 版權申明 | 網站地圖

              版權所有:中共張掖市委 張掖市人民政府 隴ICP備13000766號-2

              甘公網安備 62070202000150號 網絡視聽許可證2811617號 網站標識碼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