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高臺縣水務局日期:2025-08-28
一座座水池,因勢而生,為水源置換提供水資源支撐;一條條渠系,互聯互通,為水網調度提供多層級保障;一根根管道,蜿蜒敷設,為水源調配構建韌性供水體系;一覽式數字化平臺,智水優控,為智慧水務構建動態監測網絡……。今年以來,高臺縣水務系統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圍繞水利項目規劃—設計—施工全鏈條管理,著力破解工程建設瓶頸。
謀定后動,以科學之筆勾勒“精準藍圖”。立足“十五五”規劃,聚焦政策導向和機遇,將加快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作為高質量發展引擎,友聯大型灌區續建配套、擺浪河西莊子和金河灣小型水庫、港灣式泵池水源置換等項目不僅契合水網規劃思路,更能精準破解水利發展短板,每一條渠道走向,每一座閘壩都是反復論證和科學決策的結晶,為項目高質量落地奠定堅實根基。
聚力攻堅,以機制之鑰破解“落地難題”。“藍圖落地”關鍵在于打通堵點和協同攻堅,創新施行“1+N+X”責任機制和“四式一制”推進機制,按照“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思路組建項目專班,針對用地審批、資金保障、環評水保等關鍵環節實施打捆包辦,讓審批流程“跑起來”;構建“業主+監理+第三方檢測”多維監管體系,對材料進場、隱蔽工程、主體結構等環節實施嚴格過程控制和精細化管理,對查擺出的問題建立“問題+責任+時限”整改落實臺賬,全鏈條跟蹤督辦整改。
水潤城鄉,以落地之效彰顯“惠民初心”。項目高效落地最終指向惠澤民生。羅城、紅崖子和六壩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項目年節約水量692萬立方米,形成了輸水暢通的灌溉渠系,點燃了治水控水新引擎;山水河水庫水源置換、駱駝城和明水灘調蓄水池項目緩解了水資源供需矛盾并壓減地下水用量447萬立方米;水系連通、石炭溝排澇能力提升等項目構建了系統化的縣域水網,在防旱保灌、雨旱調劑、防洪抗洪等方面凸顯優勢。(雷鵬撰稿?尹建飛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