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農歷 年 [ 年 ]

              持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流轉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來源:張掖市農村經營管理站日期:2025-07-10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以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為主線,以土地流轉為抓手,在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和遏制非糧化的基礎上,創新探索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模式,充分挖掘釋放土地資源潛力,因地制宜探索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種植模式,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強勁動能。通過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全市農業勞動生產率顯著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持續增強,實現了農業提質增效、糧食穩產增產、農民持續增收的良性循環。

              土地流轉規模創新高,經營主體更趨多元2025年,市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面積達174.11萬畝,創歷史新高其中流入農戶的面積92.57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53.17%,充分體現了農戶在土地經營中的主體地位;流入農民合作社的面積32.93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18.91%,充分發揮農民合作社整合資源、抱團發展的作用;流入企業的面積32.62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18.74%,利用企業的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推動農業產業升級;流入家庭農場的面積15.03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8.63%,推動家庭農場成為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重要力量;流入其他主體的面積0.96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0.55%。這些數據直觀地反映出我市農村土地流轉主體的多元化,為農業規模化、現代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規模經營成效顯著,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市農村耕地適度規模經營面積達170.01萬畝其中用于種植糧食作物的面積103.04萬畝,占60.61%,牢牢守住了糧食安全底線;蔬菜種植面積28.14萬畝,占16.55%;中藥材種植面積16.14萬畝,占9.49%;林果種植面積0.42萬畝,占0.25%;其他作物種植面積22.27萬畝,占13.1%。多樣化的種植結構不僅豐富了農產品供應,還為農戶開辟了更多的增收渠道。

              經營體系日趨完善,規模層級更加合理市共有規模經營單位2739個。其中,100500畝的規模經營單位1602個,占58.49%;5011000畝的748個,占27.31%;10013000畝的310個,占11.3%;3000畝以上的79個,占2.9%100-500畝的規模經營單位占比最大,為最穩定的流轉主體。不同規模的經營單位相互補充,共同推動了農業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隨著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實施,97%的高標準農田實現了高效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高標準農田占比達到60%,助推農村土地流轉面積穩步增長,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面積不斷擴大農民來自土地流轉的財產性收入持續增加,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我市將繼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斷完善土地流轉機制,加強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推動農村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農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讓農村土地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張掖市農村經營管理站?程晴)


              聯系我們 | 關于我們 | 版權申明 | 網站地圖

              版權所有:中共張掖市委 張掖市人民政府 隴ICP備13000766號-2

              甘公網安備 62070202000150號 網絡視聽許可證2811617號 網站標識碼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