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農歷 年 [ 年 ]

              【“三抓三促”行動進行時】張掖市民樂縣南街社區多點發力 打造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幸福家園

              來源:張掖市民樂縣日期:2024-09-18

              民樂縣南街社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突出“融”的導向,做好“嵌”字文章,全面營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共建共享的互嵌式社區環境,有力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提質增效。

              突出黨建引領,強化組織領導,構筑“同心家園”。堅持“黨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雙融雙促新路徑,健全“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聯系戶”上下貫通的組織體系,探索社區“大黨委”聯建,先后與轄區企事業單位、物業公司等11個單位建立“1+N”結對模式,通過政策共同學習、氛圍共同營造、活動共同聯辦,形成黨組織統領、共建單位協助、轄區單位通力合作、黨員和各族群眾共同參與的民族工作新格局,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的組織基礎進一步夯實。

              拓展空間交融,搭建載體平臺,構筑“團結家園”。依托社區活動陣地,設置“紅石榴閱讀區”,配備《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學習輔導讀本》等書刊,不斷豐富各族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全方位、立體化、多視角的“點”“塊”“區”相結合的宣傳陣地,在轄區內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范街、“紅石榴”宣傳長廊,制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彩繪墻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宣傳展板50余塊,搭建小區“同心亭”“民族團結進步故事會小廣場”等平臺,“由外向內”構建嵌入式的空間環境。同時,運用電子屏、宣傳彩頁等,將黨的民族理論政策融入社區活動、小區樓院、居民家中在潛移默化中使各族群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推進文化互嵌,厚植思想根基,構筑“精神家園”。在春節、端午等節日期間,組織各族群眾開展“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筑夢過端午”“與黨同心·與民貼心·建和諧社區”等活動,在濃厚的節日氛圍中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結合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舉辦“石榴家園”系列活動,開設“非遺”課堂、同心驛站、同心書畫室等,組織各族群眾開展剪紙、手工編織等培訓,引導各族群眾感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增進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聚焦資源融合,實現共享發展,構筑“共富家園”。探索“社企共建”黨建品牌創建,通過機制共聯、資源共享、困難共幫,實現經濟互補、產業協作、利益互嵌。促進轄區群眾共富發展。依托社區零工驛站,舉行“春風送崗”招聘會,定期推送就業信息,累計社區230余名各族群眾供就業崗位,幫助社區各族居民實現就近就業。加強與組織、人社等部門聯系,舉辦家政、保育服務等勞動力技能培訓20多期,加大對轄區內高校畢業生、個體經營戶創新創業政策宣傳力度,不斷提升轄區各族群眾就業創業水平,推動共發展、同進步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健全治理機制,提升服務質效,構筑“幸福家園”。著眼各族群眾經濟、文化、心理融合,建立“小板凳”議事樓院說事點”,創新民主議事機制,重點協商解決各族群眾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各族群眾歸屬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以網格化、社會化服務為方向,建立流動人口流出流入臺賬,同步落實好面向各族群眾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方面的服務保障工作。聚焦“一老一幼一困”組織成立社區“紅石榴”志愿服務隊持續做好志愿服務活動,累計為各族群眾代辦幫辦業務200余次,營造了各族群眾互學互助、共事共樂的和諧發展環境。

              聯系我們 | 關于我們 | 版權申明 | 網站地圖

              版權所有:中共張掖市委 張掖市人民政府 隴ICP備13000766號-2

              甘公網安備 62070202000150號 網絡視聽許可證2811617號 網站標識碼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