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日期:2024-08-12
為進一步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不斷提升項目供地效能,張掖經開區把“標準地”改革作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有效抓手,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助推招商引資項目高效便捷落地。自“標準地”改革工作開展以來,經開區現已完成33宗3833畝“標準地”出讓工作,用地審批服務質效顯著提升,為經開區高質量發展增勢賦能。
一是強化改革建機制,審批速度再提升。經開區緊緊圍繞“事前定標準、事中強服務、事后重監管”的工作原則,在多方學習總結的基礎上,制定印發了《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推進企業投資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工作實施細則》。通過“出讓前準備、按標出讓、簽訂協議、審批服務、按標施建、對標驗收、監督管理”7個程序,共享穩評、地災、壓覆礦等5項區域評估成果,有效解決了單個項目完成中介事項審批耗時長、成本高的頑疾,全面壓縮了用地審批時限,節約了用地成本,實現了企業“拿地即開工”的經開區“速度”。
二是完善配套增效率,服務保障再升級。通過對“標準地”畝均固定資產投資、畝均稅收等設置標準,在招商引資環節結合發展規劃及產業布局,依項目類型提前匹配符合園區規劃的地塊,確保優質用地與優質項目的精準配置,提高了土地投入產出效率,促進了經濟的轉型升級。同時,按照“九通一平”要求,提前做好“標準地”出讓前地塊的道路、用電、供汽、排水等基礎設施配套,確保了企業拿地即可進場施工、開工即有要素保障,實現了項目服務保障的再升級。
三是優化服務爭指標,產業發展再提速。為實現“標準地”的全流程服務,在足額保障用地指標上,經開區積極與省、市自然資源部門溝通對接,通過開發邊界優化調整,為5個省列重大項目提供了土地要素保障。在用地供應環節,深入落實“五個一”“專班制”“保姆式”等服務機制,全面開通項目用地審批“高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