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農歷 年 [ 年 ]

              臨澤縣多措并舉推進搬遷群眾安居樂業

              來源:臨澤縣自然資源局日期:2024-10-12

              自2022年實施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以來,臨澤縣緊扣“搬出安全、搬出綠色、搬出幸福”的目標,結合鄉村振興、生態保護、綠色發展,遵循“拆舊宅、住新房、見新村”的原則,以“江南水鄉”風貌為主基調,統籌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和高質量住房建設,聚焦打造宜居家園、創優服務水平、培育特色產業、完善鄉村治理等方面,不斷改善搬遷群眾的居住環境,看得見的變化讓搬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加強宣傳動員,全面摸底到位

              發揮行業部門、鎮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作用,充分利用通村大喇叭、公務網、微信群等線上媒體,采取懸掛橫幅、發放政策宣傳單、村社干部會議等方式,向群眾宣講黨和國家為民謀利的意志決心,宣傳搬遷政策的重大機遇,幫助群眾算好“安全賬”、“經濟賬”、“長遠賬”、“生態賬”,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引導大家轉變觀念,消除顧慮,把握機遇,享受紅利。嚴格堅持以點帶面、以戶帶村、整體推進原則,精準確定搬遷對象,建立搬遷工作臺賬,確保做到應納盡納,應搬先搬,2022-2024年累計搬遷734戶,2025年提前確定搬遷對象85戶,實現了五年任務四年完成目標。

              合理規劃選址,科學落實安置

              堅持系統思維,全局觀念,按照“向城區、集鎮、中心村、主干道、群眾集聚區集中”原則和壯大已建在建集聚區體量的思路,打破村與村行政界線,把鼓勵農民進城、重點鎮建設、保障性住房與搬遷安置有效對接,把高質量住房建設與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有機結合,合理規劃選址,做好用地審批服務。嚴格落實“四避開”“四靠近”“四達到”選址要求,廣泛征求搬遷群眾意見建議,從規劃、選址、建設、驗收等各環節,讓群眾全程參與,把搬遷工程打造成群眾滿意工程。三年來,在縣城、集鎮商品房安置358戶,在集鎮、中心村規劃建設集中安置點14個,安置搬遷群眾376戶,有效解決了“哪里搬”“怎么搬”的難題。

              聚焦保障民生,優化公共服務

              加強資金統籌,落實財政補助資金,爭取專項債支持,綜合利用鄉村振興、城鎮建設、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教育衛生、農業農村、住建、應急、交通、水利、林草、地震等部門的各項政策和各類項目資金,把避險搬遷工作同鄉村建設行動、增收業態打造一體推進,協同安置點做好水、電、路、氣、暖、污水管網、通信等基礎設施配套,自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開展以來,爭取鄉村振興銜接項目資金7292萬元,道路鋪設49.53公里,架設電力路線52.21公里,安裝路燈242盞,鋪設給排水管網70.73公里,硬化路面92697萬平方米,架設供熱管網8.02公里,新植果樹景觀樹15.45萬棵;爭取用于公共服務建設資金5745萬元,配套修建學校2個,衛生院1所,養老服務中心、養老院各1所,黨群服務中心2個,文化廣場9個,市場2個,新增公交站點4個。

              堅持地方特色,拓寬增收渠道

              堅持把后續產業發展納入搬遷總體規劃,把搬遷安置與產業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驗收。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在農業產業化發展富集區域,布局建設新合作百惠現代設施農業、千畝現代化加工番茄種植等設施農業基地6個,小棗、葡萄、藍莓等特色林果基地4個,高莊灘萬頭肉牛生態養殖示范園、美加農和牛等養殖小區10個,確保了搬遷戶每戶有1人穩定增收就業,鎮、村有1-2個增收致富主導產業,帶動群眾搬得出、住得穩、能致富;堅持避險搬遷與發展路衍經濟相結合,布局建設張掖丹霞綜合貨運樞紐(公路港物流園)、梨園紅色美麗村莊、紅溝村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等商貿流通和鄉村旅游業態,推動形成了“規模化發展產業、搬遷戶就近務工、農產品就地銷售”產業融合發展格局。立足當地資源優勢,積極動員搬遷群眾參與縣人社局、社區、鄉鎮組織的家政服務、餐飲服務、電商服務等培訓25場次,通過勞務輸出、公益性崗位、自主創業、企業就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就業、靈活就業等方式,解決791人就業問題,實現了搬遷群眾“搬得出、住得穩、能致富”的目標。

              強化基層治理,做好融入工作

              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實行“人-戶-網格-村社”服務管理機制,在就業、就醫、就學等方面無縫銜接,深度融合。對搬遷群眾實行“雙向”管理,著力解決“兩頭跑”、辦事難等問題。鎮村干部廣泛開展入戶宣講、走訪慰問、幫扶救助等活動,對生活困難的群眾以臨時救助的方式進行幫扶。全方位搭建黨群深度溝通、民情民意匯集、聯系服務群眾等平臺,實現搬遷群眾承包經營權、村集體經濟收益和各項惠農政策“三個不變”。縣城安置群眾擁有“雙重身份、雙重保障”,在享受原居住地政策補貼的基礎上,與城鎮居民同等享受醫療政策、養老待遇、社會福利、公益救助等保障服務。縣自然資源部門采取統一驗收、統一測繪,統一登記“三統一”工作方法,為集中安置點搬遷對象“送證上門”,切實以“點滴”之力匯聚搬遷群眾幸福之源。

              聯系我們 | 關于我們 | 版權申明 | 網站地圖

              版權所有:中共張掖市委 張掖市人民政府 隴ICP備13000766號-2

              甘公網安備 62070202000150號 網絡視聽許可證2811617號 網站標識碼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