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張掖市體育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充分發(fā)揮體育在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獨特作用,以體育活動為紐帶、各類特色賽事為抓手,積極探索 “體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模式,不斷豐富基層群眾體育文化生活,讓各族群眾在體育運動中增進感情、凝聚力量。
以賽為媒,拓展交融互鑒新空間。張掖市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市體育局依托這一優(yōu)勢,策劃舉辦了張掖市第一屆民族民間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2025絲路大賽馬--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賽馬會未配對的括號或引號!第一季)、張掖市甘州區(qū)“全民健身日”主題活動暨“石榴杯”籃球?qū)官?/span>、全國全民健身大賽(西北賽區(qū)未配對的括號或引號!-民族廣場舞未配對的括號或引號!甘肅未配對的括號或引號!分站賽、第一屆全國全民健身大賽(西北賽區(qū))--民族廣場舞分站賽(甘肅站)比賽、肅南縣籃球聯(lián)賽(村BA)暨明花鄉(xiāng)“民族團結花盛開.共同富裕譜新篇”傳統(tǒng)藝術節(jié)等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風情的體育賽事。賽場上,各族運動員奮勇拼搏、相互鼓勁;賽場下,大家交流技藝、分享美食,濃濃的民族情誼在運動中不斷升溫。
以體為橋,開辟凝心聚力新課堂。市體育局還將重大體育賽事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相結合。舉辦臨澤馬拉松賽過程中,設置“鑄牢”宣傳標語,在丹霞彩虹康養(yǎng)谷健身步道打造“民族團結長廊”,創(chuàng)新推出“民族團結文旅包”,邀請參賽運動員免費觀看大型史詩情景劇《回道張掖》;舉辦張掖市第六屆運動會過程中,在甘州區(qū)全民健身體育場的各個入口、看臺圍欄以及比賽場地周邊,張貼體現(xiàn)民族團結主題的宣傳海報,上面既有各民族運動員攜手的畫面,又搭配著 “團結一心,共創(chuàng)體育輝煌;攜手同行,共筑民族夢想”等文字。這些豐富多樣的宣傳教育形式,讓來自全國各地的運動員和觀眾在感受體育魅力的同時,加深了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識。
以體育人,構建民族團結新紐帶。市體育局積極推動 “體育進社區(qū)、進鄉(xiāng)村、進學校”,在各民族聚居區(qū)建設體育健身場地,廣泛開展籃球、武術、民族傳統(tǒng)體育等多樣化培訓活動,培養(yǎng)了一批少數(shù)民族體育骨干。這些骨干長期活躍在基層一線,不僅是全民健身的引領者,更是民族團結的促進者。他們因地制宜組織各族群眾開展“社區(qū)運動會”“鄉(xiāng)村聯(lián)誼賽”“校園體育節(jié)”等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體育活動,打破地域與民族界限,增強溝通、深化情誼,讓體育成為凝聚人心、促進交融的堅實紐帶,為構建和諧包容的社會氛圍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通過一系列 “體育+鑄牢”活動的開展,張掖市各族群眾的體育健身意識不斷增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渠道進一步拓寬,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各族群眾心中更加牢固。下一步,張掖市體育局將繼續(xù)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豐富賽事內(nèi)容,讓體育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發(fā)揮更大作用。(顧巧雯)